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芮兴无主任团队成员荆磊主任,应用国内首款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Tendvia®,成功为1位62岁男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了肺动脉介入取栓手术。该手术是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上市后的甘肃省首例临床应用,手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推动了甘肃省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程。
与传统导管溶栓或碎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相比,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治疗急性肺栓塞可减少远期形成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的风险,以及溶栓药物导致的大出血风险。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为广大临床医生在肺栓塞治疗领域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救治带来新希望!
1、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为62岁男性,因连续两天感到胸闷气短,前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门诊检查结果显示,其D-二聚体指标高达34.44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为99.30μg/ml。CT肺动脉造影报告指出:在肺动脉主干、左右主肺动脉以及双侧肺动脉1、2级分支内,可见多处呈现柱状、条片状、棒状的低密度充盈缺损影。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
2、手术计划
手术前,芮兴无主任团队进行了细致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脏功能的详细检查、解剖结构的评估以及手术风险的全面考量。考虑患者肺血管血栓负荷大,危险分层较高,常规的导管溶栓或碎栓治疗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都很高,术后恢复慢,为降低其高危恶化风险,芮兴无主任团队和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病情,决定实施肺动脉取栓术进行机械取栓治疗。
3、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常规铺巾,利多卡因局麻后经股静脉穿刺放置血管鞘,引入导丝和导管,先给患者双下肢静脉和股静脉,髂静脉的造影,确认了路径有无狭窄和血栓问题。引入导丝和导管,顺利建立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通路,用7F的血管鞘、泥鳅导丝,猪尾造影管进行肺动脉造影。
使用22F血管鞘,交换260cm加硬导丝,精准操作器械,将Tendvia®血栓抽吸导管(CX20型)沿导丝送至右侧肺动脉干,管口贴近右肺动脉血栓处停止,撤出导管芯。再将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精确导入到患者的肺动脉血栓部位。随后回撤输送鞘管,支架自动膨开。等待90秒,再连接抽吸器并形成负压,回撤取栓支架的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最后,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捕获和收集血栓进入抽吸导管,经负压抽吸同步的作用下,顺利为患者取出了血栓。 然后,再用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对患者左肺动脉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取栓。
手术最后,复查造影显示,血栓数量明显减少,血流恢复正常。复查肺动脉压力为74/22(41)mmHg。
手术最后,医疗团队撤管并进行缝合包扎,整台手术耗时不到60分钟,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患者各项监测指标保持平稳,肺动脉血流恢复正常,氧合情况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前的胸闷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此次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芮兴无主任团队在此次手术中所展现的专业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类似病例的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团队将持续致力于引进和发展更先进的血管介入技术,依托医院的综合实力,结合多学科专业团队的支持,为更多高风险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4、临床小结
国内首个进入创新绿色通道的国产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标志着我国在肺动脉取栓支架治疗肺栓塞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技术不仅填补了临床空白,更为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随着Tendvia®支架系统的推广应用,更多肺栓塞患者将受益。此外,这项技术的成功为其他国产医疗器械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惠及广大临床患者。
哪些患者可以考虑导管血栓清除治疗:
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溶栓禁忌的患者;
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经溶栓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较于传统的导管溶栓或碎栓治疗,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 降低远期形成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风险:
传统溶栓或碎栓治疗可能无法完全清除血栓,导致残留血栓机化,增加远期CTEPH的风险。而肺动脉支架系统通过机械取栓,能够更彻底地清除血栓,减少CTEPH的发生率。
2) 减少溶栓药物相关的大出血风险:
传统溶栓治疗需要使用溶栓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肺动脉支架系统通过机械取栓,避免了溶栓药物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
3) 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肺栓塞,创伤大,出血多,长期疗效不显著不能及时解除病人危险。支架系统取栓治疗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恢复更快,能够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
4) 缩短住院时间:
由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5、专家简介
科室介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酒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介入医学科。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病房25张。专业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四肢动静脉疾病的腔内及外科治疗,内脏动脉的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等。目前为除过省级医院体量及业务量最大的科室。
芮兴无 主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周围血管及外周综合介入工作20余年。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院管理协会介入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临床外周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甘肃分会委员。
荆磊 主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压力学组委员、亚太学术联盟出血性疾病学组委员、甘肃省介入放射学会青委会常委、甘肃省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甘肃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培训师。荣获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技术标兵”称号、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称号。擅长主动脉疾病、肢体动脉疾病、静脉疾病、血透通路并发症、出血性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