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
海南省首台应用
近⽇,海南省人民医院戚悠飞主任团队成功应⽤国内首款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Tendvia®产品,施行海南省首例经导管肺动脉取栓术,成功抢救一位复杂危重型肺动脉栓塞老年患者。在戚悠飞主任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次手术不仅展示了海南省人民医院戚悠飞主任团队在经皮肺动脉血栓清除术治疗重症肺栓塞方面的精湛技术,同时也为国内肺动脉取栓治疗提供了领先的实践经验,为全国众多中⾼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一、患者信息
患者:77岁。
主诉:胸闷痛、气促半月余,再发1天余。
现病史:出现胸闷、胸痛,心前区呈压榨性痛,心悸、气促。
二、入院诊断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III级;肺部感染;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D-⼆聚体 13.02ug/mL;
肺动脉强化CT提示急性双肺急性肺栓塞,病例分型:D-复杂危重型。
三、治疗策略
海南省人民医院组织心内科和血管外科进行会诊,仔细评估和充分讨论风险状态和手术指征,考虑该患者肺血管血栓负荷大,静脉溶栓预估效果不理想,且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危险分层高危,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决定实施经皮肺动脉取栓术。
器械选择
腾复医疗Tendvia® 血栓抽吸导管 / 型号 CX20;
腾复医疗Tendvia® 肺动脉取栓支架 / 型号 TF-11-14;
腾复医疗Tenroad™ 0.035"导丝 / 型号TV-35-260-1-S。
四、手术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 利多卡因局⿇后,穿刺右侧静脉并置⼊6F血管鞘,行下腔静脉造影。5F Cobra导管加0.035导丝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进入肺动脉,交换猪尾巴导管,分别行双侧肺动脉造影。


将TF-15-18型号的Tendvia®肺动脉血栓取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右肺动脉血栓位置,支架头端穿过血栓,回撤输送鞘管,支架⾃动膨开,等待90秒,连接抽吸器并形成负压,回撤取栓支架的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血栓由支架收集后进⼊抽吸导管内,并在负压抽吸状态下进⼊抽吸导管中。
采用相同的方法,行左侧肺动脉取栓,术后分别行左、右侧肺动脉造影见原主肺动脉及肺段动脉血栓已基本消失,远端肺血管显影增多。

术毕,将所有导管、鞘管撤出,穿刺点加压包扎。⼿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约260ml,患者术后各监测指标平稳,病人安返病房。
五、临床介绍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堵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理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急重症之一。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0-30%( 高危肺栓塞患者30天病死率达 22%;中高危患者为 7.7%;中低位患者为 6.0%)是心血管疾病中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是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肺栓塞病例(50-200/10万⼈),常规的抗凝和药物溶栓治疗为肺栓塞的基础治疗,可以控制轻中度PE患者症状的进展,但对大面积PE患者溶栓无法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并且出血风险高,即便患者幸存,也可能由于残余血栓导致肺动脉高压(CTEPH)等后遗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随着技术的发展,经导管溶栓及经皮机械取栓已经成为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主要办法之⼀。根据使用器械的不同,机械取栓分为支架取栓和抽吸取栓。
2024 年 5 月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 国械注准 20243031010)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批准上市!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作为全国⾸款急性肺动脉栓塞专用介入器械 ,填补了我国肺动脉取栓支架治疗肺栓塞领域的空白。
该产品可适用于有下述情况之⼀的急性中⾼危肺栓塞或伴临床恶化的中危肺栓塞的经导管血栓清除治疗:
- 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 ,并存在⾼出血风险或溶栓禁忌的患者;
- 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 ,并经溶栓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效的患者。
总 结
国内首个进入创新绿⾊通道的国产Tendvia® 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正式投⼊临床应用,标志着我国在肺动脉取栓支架治疗肺栓塞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技术不仅填补了临床空白,更为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
戚悠飞 主任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现任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科室负责人)。
200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2007年、2019年在中南大学分别获外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2015年度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心脏大血管外科。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内脏动脉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青年委员会常委;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海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及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海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南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海南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主要从事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重点为主动脉疾病的手术和腔内治疗。擅长血管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复杂主动脉疾病、颈部及四肢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大部分为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4篇。主持省级重点研发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及厅级科研项目2项及院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面上项目4项,参编专著2部。获地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