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郭媛媛教授团队,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为一位急性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成功实施了肺动脉介入取栓手术。该手术是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上市后的云南省首批临床应用,手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推动了云南省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作为国内首款急性肺栓塞专用器械成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彰显出我国在高端医疗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精神与无私奉献,更代表了肺血管医疗器械研发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填补我国肺动脉取栓支架治疗肺栓塞领域的空白。随着这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有会有越来越多的生命得到及时救治,造福更多的患者!
(郭媛媛教授)
一、病例信息
患者40岁,男性
2024年12月初在外院行左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术后7天因出现发热,自服服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心悸改善。
术后10天患者出现发热,伴阵发性咳,痰中带血,伴右肩疼痛,疼痛与呼吸相关,自行服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但仍有活动后心悸、气短。
数日后,上楼梯突然意识丧失,持续约20秒以上逐渐恢复意识,肢体活动不灵等,心悸、气短加重。
急诊就诊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D-二聚体3.2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27.34ug/ml,CTPA提示双侧多发肺栓塞,主肺动脉增宽。
二、治疗策略
考虑患者肺动脉血栓负荷较高,传统的导管溶栓或碎栓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率或者术后复发率都很高,术后恢复慢。因此,患者希望寻找一种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经过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郭媛媛教授团队充分讨论仔细评估风险、考量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的病情沟通。为了降低患者恶化的风险,团队决定实施经导管肺动脉取栓术,采用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机械取栓治疗。
三、手术过程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经股静脉穿刺并置入6F及9F血管鞘,注入肝素3000U,选用泥鳅导丝+指引导管,指引导管行肺动脉造影。
手术团队将Tendiva™抽吸导管沿导丝推送至左肺动脉血栓近端位置,先行左肺动脉血栓抽吸治疗。然后再将Tendvia®肺动脉血栓取支架沿导丝通过抽吸导管向前推送,精确导入到患者的肺动脉血栓部位,回撤输送鞘管,释放网篮,静待90秒后回撤取栓支架,同时旋转开关释放负压,血栓由取栓支架收集后进入抽吸导管内,并在负压抽吸状态下进入抽吸导管中。造影显示,血栓负荷减轻,肺主干及左肺下叶肺动脉血流改善明显。
郭媛媛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手术技巧、高效协作、为该患者精准实施肺动脉介入取栓手术,手术时间不到60分钟,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监测指标平稳,无不适主诉,安返病房,手术圆满成功。
急性肺栓塞(PE)通常是由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血栓所致,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急重症之一,其特点是肺动脉被血栓阻塞,导致肺部血流骤然中断。急性肺栓塞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急性肺栓塞的30天死亡率高达30%。
NMPA于2024年5月批准了由上海腾复医疗研发的Tendvia®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是国内首款用于急性肺栓塞支架取栓的产品。该产品可适用于有下述情况之一的急性高危肺栓塞或伴临床恶化的中危肺栓塞的经导管血栓清除治疗: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溶栓禁忌的患者;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并经溶栓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
四、血管外科病区简介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2019年,现有诊疗床位40余张,有2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为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可靠而优质的服务。本科室诊治范围遍及全身的外周血管,包括动脉系统(颈、椎、肾、肠系膜、四肢、肺动脉等)的狭窄、闭塞、血栓、动脉瘤、夹层等,静脉系统的深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障碍、静脉曲张等。
在诊疗手段上,本科室则兼备介入与外科开放式治疗的两大优势,以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为重点攻关方向,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全方位实现了“平移北阜”,血管疾病收治方面做到“无诊疗盲区,无技术短板”,年手术量1500余台。在医科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支持下,完成1例全球首例,1例全国首例,1例西南首例,5例全省首例手术。把多学科同台同期手术逐步发展为“常态化”,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竞争,学术双赢。
五、专家介绍
郭媛媛教授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美国耶鲁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培养血管外科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导师。
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学后备人才,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区青委会常委,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云南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副主委,云南省医院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云南省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创伤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组长。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项目1项,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重点项目2项,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项。
郭修海教授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硕士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组长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压力学组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国际血管联盟的血管炎性疾病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第二届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分会第二届常委
云南省医师协会第二届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
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动脉疾病专业学组委员
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自2006年起师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血管外科主任金辉教授专研血管外科,2009年毕业后留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工作,2017年11月转至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工作;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院级项目4项,参与编写血管外科专著6本,公开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
获得荣誉: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15年第十八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主动脉辩论赛决赛二等奖”。
专科特长:血管外科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颈动脉狭窄、肢体缺血性疾病、内脏动脉疾病、血管瘤、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手术和微创治疗。